企业日常的外币交易业务形式多样,除了商品和劳务的直接进出口贸易外,还有外币的兑换、外币的借贷、购置或处理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接受外币资本投资、股利或利息及管理费用的收入和支出等业务。这些业务虽各不相同,但都以即期汇率进行外币的账务处理和外币的调整,并在交易成效当日或以后的两个营业日办理实际货币交割,因此企业日常的外币交易业务又称为即期外币业务。
外币兑换业务,是指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买入外汇或将外汇卖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将一种外币兑换为另一种外币的经济业务。
1、企业向银行出售外汇
企业向银行出售外汇时,一方面将实际支付的外汇按折算汇率合成记账本位币登记外币存款账户;另一方面,按银行买入汇率计算应收取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登记入账,差额记入汇兑损益。
2、企业从银行买入外币
企业因业务需要从银行买入外汇时,一方面按银行的卖出价计算应支付的记账本位币金额并登记入账;另一方面按从银行取得的外汇金额和折算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登记外币存款账户,差额记入汇总损益。
外币借款是企业外向筹资的重要方式。企业应将借入的外币按当日或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各外币账户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折算成记账本位币的差额在期末时进行统一调整,相关计算和会计处理见期末外币账户余额调整部分等内容。
外币购销业务是企业发生的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结算的购销业务。发生这些业务时,均按折算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入账,以确认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的入账价值,平时不产生汇兑损益。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资本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其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折算差额。
一、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对所有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外币债权债务账户)的期末余额,按照期末市场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该金额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记入“财务费用”或有关账户。在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账户余额的调整程序如下:
1)根据各外币账户的期末原币余额和一定的汇率计算出应记账的记账本位币余额;
2)将期末折合的应记账的人民币余额与原已记账的人民币余额进行比较,计算出记账本位币余额的差额;
3)根据应调整的记账本位币的差额,确定所产生的汇兑损益的数额;
4)将调整进行进销存账务处理,并将汇兑损益记入有关账户。
二、非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是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对非外币账户期末余额是否调整、如何调整视不同情况而定。
1)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因此,期末不需要按当日即期汇率进行调整。
2)对于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非货币性项目,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非货币性项目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余额进行比较。
3)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基金、股票等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和确定的当日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小管家财务管理软件(www.cdxuntu.com),助会计师轻松管理企业外币业务!